“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3月18日,“感動測繪人物”推選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10名“感動測繪人物”最終揭曉。他們分別是自主創(chuàng)新矢志報國的院士劉先林,執(zhí)著追求夢想的地圖愛好者劉彬,走在時間前面的繪圖高手齊月榮,身先士卒的珠峰丈量者張建華,獻身軍事測繪的科學家馬秋禾,以身殉職默默奉獻的藏族司機多杰,國界線上的測繪尖兵張玉金,深入一線宣傳測繪的記者徐紅,幾十年精心照料三位重病親人的厚德老人孫昭茀,勇擔重任的女外業(yè)院長楊艷萍。
“感動測繪人物”推選活動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活動旨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用先進事跡鼓舞人,高尚人格引領人的“感動測繪人物”,在全行業(yè)樹立學習的標桿和旗幟,大力弘揚“熱愛祖國、忠誠事業(y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為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精神力量。活動自2013年8月28日啟動以來,歷時近7個月,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新華網專題頁面的點擊量超過1.3億次。通過數以百萬計的網絡投票、紙質投票,“感動測繪人物”推選委員會最終從全國200多位候選人中評選出了10名“感動測繪人物”。
他們中有爬山涉水、飲雪臥冰,用足跡測天量地的外業(yè)隊員。來自英雄測繪大隊的張建華在2005年的珠峰高程測量中,為攻克峰頂交會中最困難的西絨布觀測點,冒著生命危險,最終成功獲取數據;張玉金冒死在山頂建立覘標,為此肝被切除了2/3,胃被切除了70%,十年中越陸地勘界任務,他始終走在布滿雷區(qū)的踏勘一線。
他們中有長期工作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業(yè)績的普通一員。藏族司機多杰愛車如命,為工作跑遍西藏的每一個角落,卻在即將退休、完成最后一次出車任務時因公殉職;繪圖高手齊月榮31年來所做的圖始終是優(yōu)質的放心圖,雖身患癌癥,但化療后便提出重返工作崗位,堅守在生產一線。
他們中有孜孜不倦、無私奉獻,用知識和智慧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進步的科技工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畢生致力于攝影測量儀器的潛心研究和自主創(chuàng)新,為打造民族品牌做出了卓越貢獻,結束了中國先進測繪儀器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馬秋禾研制的數字測圖系統(tǒng)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實現我軍事測繪的快速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我軍首位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獎”的女科學家。
他們中有不辱使命、勇于擔當,用品格和操守指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發(fā)展的領路先鋒。山東省第一測繪院的女院長楊艷萍,經歷幾年間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厄運,仍將滿腔愛戀傾注在向測繪院的外業(yè)隊員,使困難重重的測繪院9年間產值從600萬元攀升至6600萬元。
他們中有才思橫溢、妙筆生花,用筆墨宣傳和謳歌測繪地理信息事業(yè)的新聞記者。經濟日報記者徐紅隱瞞了曾經的病情,仍跟隨外業(yè)隊員一起跋山涉水,同吃同住,通過她的筆讓社會認識了測繪。
他們中有默默無聞、甘心情愿,用愛和包容支持測繪地理信息人奮力前行的家人朋友。地圖愛好者劉彬克服各種困難自費創(chuàng)辦民間刊物《地圖愛好者》,這份傾注了他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的愛好,讓他在贏得了贊譽的同時,也更堅定了一生追求的夢想;孫昭茀照顧植物人的岳母十年、癱瘓的母親三年、植物人的妻子十五年,用默默的奉獻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大美情懷。